顯示具有 Googl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Googl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Google發豪語 每月併一公司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Google發豪語 每月併一公司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
【經濟日報╱編譯游宜樺/綜合外電】
2009.09.25 04:07 am
 

搜尋引擎龍頭Google公司近來不斷展現擴張的雄心壯志,除推出提升服務品質的新工具Google Sidewiki外,並決定恢復收購計畫,打算每月有一件小型併購交易,以掌握全球經濟復甦的新商機。

企業的廣告支出縮水,Google面臨成長減緩的考驗,但董事長兼執行長史密特(Eric Schmidt)說,全球衰退的最嚴重時期已經過去,Google已準備恢復收購,每月都會有一件小併購交易。

史密特說:「收購行動已經重新啟動。」Google上季結束時仍坐擁190億美元現金,並已從事一些短期投資。

紐約伯恩斯坦公司分析師林賽說,史密特的說法顯示Google 的業務漸有起色,使該公司有信心斥資收購。Google自2006 年以16.5億美元收購YouTube,以及2008年以32億美元收購DoubleClick後,只從事過一些小規模的併購交易。

林賽說:「這無疑說明Google有豐沛的現金流量。在經濟低迷時,包括Google在內的許多網路業者,都被迫減少資本投資,儘可能保有充裕現金。」林賽並表示,Google通常每年會收購10到12家公司,以促進技術的提升與發展,併購對象多半是一些小型的競爭對手,或是新創公司。分析師指出,Google可能收購的對象,包括無線技術設備提供廠商,以及所謂「雲端運算」公司,以補強自家產品線,收購對象價碼從1,000萬美元至7,500萬美元不等。

Google本月以金額不詳的價碼收購生產防詐欺軟體的ReCaptcha,上月則以1.65億美元收購影像科技公司On2 Technologies。

此外,Google為了擴展業務與提升服務品質,23日推出名為Google Sidewiki的新工具,讓用戶可以對任何網頁內容發表意見,等於是把網頁變成集思廣益的討論區或聊天室。

網友在下載安裝Google Sidewiki後,不管是瀏覽CNN網站或紐約市博物館網站,點選Sidewiki按鈕後,wiki會在網頁左邊欄出現,用戶可以在欄裡點看其他用戶的言論,也可以發表己見、暢所欲言,但必須先登入Google帳戶。與維基百科不同的是,Google Sidewiki不開放用戶編輯或增刪他人意見。

"

2009年9月5日 星期六

云科技 » Google最可能收购的5家公司

云科技 » Google最可能收购的5家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Google打算再次进行收购,那么网络广告公司AdReady、云计算服务网站Skytap以及房地产网站Zillow5家创业公司可能会进入其视野。"

东拉西扯:谷歌中国的李开复时代 - 对牛乱弹琴 | Playin' with IT - DonewsBlog

东拉西扯:谷歌中国的李开复时代 - 对牛乱弹琴 | Playin' with IT - DonewsBlog: "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李开复出任公司副总裁,以及即将创办的Google中国公司总裁。2009年8月5日,李开复正式提交离职报告。今天,谷歌中国将正式宣布开复的离职,谷歌中国的李开复时代,就此画上句号。"

Google可能提供在线贷款业务

Google可能提供在线贷款业务: "


首页 > 创新 > Google可能提供在线贷款业务


Google可能提供在线贷款业务



2009年8月31日




20090420135642970


Google打算在9月开始提供贷款服务,这是在一个诉讼案件里透露出来的消息。LendingTree是一个提供网上贷款的网站,MortechLendingTree的技术提供商,其核心是一个定价引擎。但是当Mortech打算同样为Google提供技术支持,让Google也进入在线贷款这个领域跟LendingTree竞争时,LendingTree就把Mortech告上了法庭。


Google的声明是:我们一直寻找能够帮助用户在网上获取任何信息的新方式,作为这个方向的一部分,我们正在试验,在美国推出一个跟贷款有关的搜索和广告业务。


在去年,Google在英国就已经测试过一个类似于LendingTree的服务:Google Merchant Service。当用户在Google上点击广告后,会到达一个让他们提供基本信息并且比较各种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的页面,并且,这个页面是Google自己的页面。而LendingTree的基本业务模式是:让用户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然后提供贷款建议和可选择的机构。


不同于之前Google提供的财经资讯,如果如上的业务成型,那么Google就进入了金融业最核心的业务层面,并且从每一笔贷款中分羹。


搜索与各个产业的结合,看来还大有潜力可挖。


创新 , ,













  1.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1. 目前还没有任何 trackbacks 和 pingbacks.








昵称 (必填)


电子邮箱 (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网址









Additional comments powered by BackType







RSSリーダーで見るために変換しています。



"

Google CEO Eric Schmidt Interview: His Thoughts On Search, Books, News, Mobile, Competition And More

Google CEO Eric Schmidt Interview: His Thoughts On Search, Books, News, Mobile, Competition And More:
What is google
"A week ago I had a chance to sit down for a hour-long one on one interview with Google CEO Eric Schmidt. There ..."

簡單好用的Google Hacks工具,幫你輕鬆挖遍全世界網站資料和檔案!

簡單好用的Google Hacks工具,幫你輕鬆挖遍全世界網站資料和檔案!: "






推到 Plurk!

推到Twitter!

MyShare

image


大家可能聽過「Google Hacks」這種技術,透過幾個Google搜尋的參數,便可「挖」出Google搜尋機器人在網站中抓到的各種資訊,像是音樂、影片、書籍、檔案…等。但是一般人不會記得這麼多搜尋參數,這時候只要使用今天介紹這套免費的Google Hacks小程式,便能輕鬆透過Google來搜尋16大類型的資料或檔案囉!檔案找不到嗎?擔心自己網站中的機隱資料外洩嗎?快來試試看這套Google Hacks吧!




搜尋機器人(或搜尋蜘蛛)一向是一視同仁的,只要你的網站中沒有設定robots.txt來阻擋機器人,網頁中的資料或檔案全都會被搜尋引擎給紀錄起來。其中Google Hacks是不少駭客在攻擊主機之前,常會使用的手法之一,包括網站的結構、檔案、相關人事資料…等,都可能被駭客當成攻擊的參考依據。像是今年初戰國策的資料外洩事件,只要一般人用簡單的Google Hacks技術就能竊取一堆個人資料了。


現在要介紹的Google Hacks小程式,能讓你輕鬆用Google來搜尋多種類型的資料,比自己下的關鍵字(如 XXX mp3 下載)要來得方便、準確許多喔!




Google Hacks 1.6




一、安裝及執行


下載後直接安裝即可,安裝過程中有個toolbar的項目可以不必安裝。


二、使用方式


執行後的畫面如下:


image


分成幾種類型:


  • Music:音樂檔案(mp3/wma/ogg)

  • Book:書籍(pdf/rtf/txt/chm/lit/pps/rar/zip/doc/odt)

  • Video:影片(mpg/avi/wmv/divx/flv)

  • Tools:網站工具,可查詢網站的連結(Links)、提交網站到Google(Add url)、相關網站(Related)、已檢索的網頁(Indexing)及查詢地圖(Map)

  • Hacks:可搜尋網站中的密碼檔,共六種模式

  • Proxy:利用Google翻譯當成你的代理伺服器,如果某個網站不能連上時,可以試試看

  • Lyrics:輸入歌名或歌手,來搜尋相關的歌詞

  • Fonts:搜尋字型

  • Application:應用程式(exe/rar/zip/dll)

  • Torrent:BT種子檔

  • Cache:網站的快取,使用網站時光機來觀看歷年來快取的網站,如1998年的奇摩

  • Web Hosting:輸入部份檔名,可由14個國外免費空間搜尋相關下載

三、應用實例


MP3搜尋:搜尋「蔡依林」的mp3會得到以下結果。


image


用Google翻譯當成Proxy,如果網站被阻擋時很好用


image


BT種子檔搜尋:


image


搜尋相關網站:搜尋跟本站相關的網站。


image


網站時光機:下圖是奇摩網站的歷史快照


image


四、已知問題


Google Hacks目前對於中文編碼的支援有問題,造成輸入中文搜尋時會找不到東西。比如說輸入「周杰倫」,畫面上卻出現一串'=E5=91=A8=E6=9D=B0=E5=80=AB'的文字。這串文字會放在搜尋字串的最後面,前面都有雙引號。


image


修正的方式很簡單,將游標拉到上面搜尋欄位最後面,將雙引號裡面的文字改成中文(如下圖反白的部份),按下〔搜尋〕按鈕重新搜尋一次即可。image








RSSリーダーで見るために変換しています。



"

Google 核心业务增长放缓,正步 eBay 后尘

Google 核心业务增长放缓,正步 eBay 后尘: "

Eunice Kennedy Shriver 生前... | Main | Yahoo 将成为全球最大社会化网络?

google核心收入來自於廣告市場,而廣告市場經營模式以逐漸步入成熟階段,若是無法再有創新姓策略,很快就有四起的對手。



Google 核心业务增长放缓,正步 eBay 后尘



由. Ghost 将文章归档于 Google




Google Logo

前车之鉴


2004 年 8 月份,时任 eBay CEO 的 Meg Whitman 表示,她不相信 eBay 的增长已达顶点。仅仅 6 个月后,该公司发布了低于预期的业绩预测,事后看来,那正是 eBay 迅猛增长时期的终结。目前该公司股价还不到 2004 年 12 月份的一半。


在 2005 - 2006 年间,外界希望 eBay 于 2002 年收购的 PayPal 部门以及 2005 年收购的 Skype 可以为该拍卖网站提供增长动力,同时开拓国际市场。但最终结果是,eBay 减记了大多数 Skype 的收购价,且目前正考虑出售该业务。PayPal 和国际市场的增长也不足以遏制 eBay 从高速增长下滑的势头。

增长停滞


就 Google 而言,外界也对该公司的国际化业务增长抱有希望。YouTube 和 eBay 收购的 Skype 存在类似之处,两者用户流量极高,但营收相对较少。YouTube 是否能象其承诺的那样成为一个重要的广告平台并存活下来仍不确定。 Google 另外一个潜在的增长动力是 Android,但该平台能否帮助该公司开拓手机广告市场仍未得到证实。


Google 可以声称,大量的手机很快可能采用 Android 操作系统,但不幸的是,这其中不包括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最为迅猛的两个品牌,即 Apple 和 Blackberry。此外, Google 也希望向显示广告领域拓展。


投资者仍在等待上述新举措证明其价值之时, Google 核心的付费搜索广告业务增长却正在放缓,去年该公司营收增长率已从 2005 年的 93%下滑至 31%。该数字证明, Google 也未能摆脱其它依靠广告的企业所面临的同等压力。第二季, Google 营收增长同比下滑了 3%。此外,该公司美国营收增长仅为 1.6%,如果排除手机广告等新业务的贡献, Google 美国核心搜索业务可能确实在收缩。

竞争加剧



Google 的营收增长无疑将随着经济衰退的结束而加速,但问题在于,届时其增长幅度以及保持加速的时间将是个问号。市场研究公司 Majestic Research 董事总经理 John Aiken 认为,就短期而言,关键词价格的上涨将刺激 Google 的增长。在经济衰退最为严重的时期,关键词的价格出现下滑,但一旦需求反弹,每个点击的价格将再次上涨。


但这并不能支持 Google 的长期增长。这取决于几个可变因素,包括用户使用哪些搜索引擎以及搜索的频次。竞争对手微软已经推出了新搜索引擎 Bing,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搜索营销公司 Efficient Frontier 本月发表报告称,自微软于 6 月份推出必应以来,其在美国付费点击市场的份额已提升了 44%。虽然微软的绝对市场份额仍仅为 4.9%,但如果与 Yahoo 的搜索交易完成,微软的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当然,认为 Google 无法在另外一个业务领域获得成功是一种愚蠢的预测。微软就凭借其在 PC 操作系统方面的垄断优势,控制了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应用软件市场。但投资者应对此类预期保持谨慎,按照 2009 年的预期收益衡量,随着 Google 中期营收增长很可能下降至 10%,该公司股价将很难维持 25 倍的市盈率,另外还要考虑 Google 的员工期权成本。


Google 也可能会探求下一个类似最初 Google 一样可以迅猛增长的业务,但除非该公司可以证明这一点,否则投资者可能将面临 Google 股价的回调。


来源:BusinessWeek















Permalink: Google 核心业务增长放缓,正步 eBay 后尘

Tags: Google 观点 评论 业界动态


Trackback: http://publish.creative-weblogging.com/publish/mt-tb.pl/160076







RSSリーダーで見るために変換しています。



"

What if Google gets into the lead gen business?

What if Google gets into the lead gen business?: "
昨天才看到Nokia要提供電子錢包服務,今天就看到google提出金流相關服務。看來競爭火藥現在才開始。

This week Google was sued by Lending Tree, a company whose website enables consumers looking for mortgages and other loans to connect with lenders. LendingTree alleges that Google is planning to launch an online loan exchange of its own and that it will use technology provided by one of LendingTree's vendor. The problem: LendingTree alleges the vendor is contractually forbidden from working with LendingTree competitors, which LendingTree clearly believes Google is.


For its part, Google says that it's simply 'working on a small ad unit test that will run against a limited number of mortgage-related search queries in the U.S.' So while we don't yet have enough in the way of hard facts to evaluate the merits of LendingTree's claims, the lawsuit raise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what if Google gets into the lead gen business?

Right now, Google's sole cash cow is pay-per-click advertising. In a sense, its AdWords program is a kind of lead generation program: Google refers potential customers to its advertisers and gets paid by the click. In some highly-competitive markets, such as those for mortgages, the amounts advertisers are willing to pay Google for each click are quite remarkable.


Even though the amounts advertisers are willing to pay for each click in markets like mortgage lending are nothing to sneeze at, Google could potentially make significantly more money by becoming a true player in the lead gen business. While it's too early to estimate what Google might realistically make with a LendingTree-like service, it's clear that Google is serious about doing whatever it can to add to the bottom line. Moving the needle isn't easy for a company of Google's size but incremental gains can add up.


In my opinion, this isn't just about the money, however. It's also about remaining competitive as online search evolves. With Bing Travel and Cashback, Microsoft has demonstrated some of the virtues of having a vertical search strategy. Bing Travel utilizes technology Microsoft obtained when it acquired Farecast in 2008 for $115m. Farecast's former CEO and now Bing Travel general manager described part of the strategy as capturing consumers 'higher in the funnel'. If providing a better experience for consumers dictates that Google make dedicated efforts in specific verticals and it can take advantage of a lead gen business model at the same time, it just might have to.


The question, of course, is how hard Google can step on the toes of its advertisers before they push back. In the mortgage space, many of Google's advertisers are themselves middlemen in the business of generating leads. If Google disintermediates their market by building an online loan marketplace of its own, Google would be competing head on with its own customers. Maybe this would prove to be worthwhile, but it could also backfire. It would certainly cause advertisers in other markets to raise their eyebrows. Could Google eventually turn on them too?


In the end, this all might prove to be nothing more than conjecture. But the question of how far Google can expand its tentacles without upsetting advertisers and regulators is one that I suspect will continue to keep coming up because LendingTree certainly isn't the only company out there that has fears about what Google could do to its business.


Photo credit: Casey Serin via Flickr.

"

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

Gmail推出「通訊錄」快選功能,快速選取收件人

Gmail推出「通訊錄」快選功能,快速選取收件人:

期待已久的功能
"一直以來,Gmail的「收件者」欄位都沒有像Outlook等郵件收發軟體那麼簡單好用,我們只能自己輸入收件人的名稱或Email帳號來選取寄信的對象,雖然也可透過群組與關鍵字的方式來快速選取收件者清單,但也不是那麼方便好用。"